【卡車之家 原創】投保難、投大額三者更難!相信很多卡友都有這樣的感觸!卡車保險,究竟是怎么了?
● 挑肥揀瘦 上險難
給卡車上保險,對于經營卡車的卡友們來說,是每年的重頭戲。因為上險是卡車運營成本中最大的單筆支出。少則一萬起,多則兩三萬!但即便是這樣,保險,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!
因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保險公司的胃口變得越來越挑剔,各種挑肥揀瘦。他們會根據卡車強制配備的行駛數據記錄儀后臺做出的駕駛評分,來確定是否給你上險,以及上險的金額。
● 風險評級 脫離實際
根據駕駛評分系統的截圖顯示,駕駛行為被分為了A優秀、B良好、C正常、D輕微、E危險、F高危。共計6個等級。
但很扯的是,評分依據嚴重脫離實際。要想達到優秀的水平,駕駛員通過提高安全駕駛水平是幾乎不能實現的。
比如,夜間行駛較多,會被判定為風險行為。
試問一下,卡車白天基本都在用來裝卸貨,你晚上不讓行車,那是不是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上路?如果這樣的話,全社會的運輸成本需要提高多少倍?全國的卡車都日間運營,恐怕國家也承擔不起物流成本的飆升。談何降本增效?
還有,高速公路行駛里程占比較低,也是低評分的依據之一。
我不知道這個判斷依據是怎么來的,請問卡車如果不下高速,怎么完成裝卸貨的過程?難道工廠都開在服務區里?另外,不是所有的卡車都從事長途運營,很大一部分從事短途運輸。按照這套評分系統,短途卡車就無法實現安全駕駛了?
最受詬病的,當屬路口超速項。
因為在省道、國道這種開放式的道路上,平交道口非常多。大小全算的話,甚至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個。但系統是不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,而是根據地圖上標記的路口位置進行評分。這就導致無論什么車型,在國省道上行駛,都會被判定為高危險性駕駛。
除了這些,運營時間長、運營里程多、運營頻次高、都會被判定為高風險因素?煽ㄜ囀巧a工具!它的價值就是用來跑運輸,用來發揮最高的利用率!豈有工具不能隨便用,放在家里閑置的道理?
● 拋棄社會責任 大額三者投保無門
目前的保險公司,主要在依靠這些明顯違背常理的評分來做是否承保的依據。評分好的優先承保,評分較差的,高價承保,甚至拒保。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,挑肥揀瘦,將本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拋到了九霄云外。
還有,就算你的評分非常好,目前也不能隨便投保。比如,卡友們最看重的第三者責任險這一項。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只提供100萬額度的承保。如果你想投200萬以上的額度,基本沒戲。很少會有承保的公司。
這一點,筆者深有感觸。因為筆者有一輛皮卡車,皮卡屬貨車性質。本來我想給它投保200萬額度的第三者責任險,但咨詢了多家保險公司,均被告知不行。他們最高只能承保100萬元額度。
說句實在話,100萬的額度已經遠遠落后于現在的社會發展需求。
● 編后語
保險公司是提供風險保障的單位,客戶有風險才會去投保,挑肥揀瘦,讓保險公司失去了應該應有的作用。追求自己的利益沒錯,但前提不能放棄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。只愿盈利,不愿承擔風險,保險公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(文/任海軍)